小一号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九十四章 人事大变动,重生之明朝朱瞻基,小一号,第九文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散朝后,人都走光了,周礼还趴在地上,他慢慢地爬起来,揉了揉腿,半天也动弹不得,这事没完,还得向皇帝赔罪去。

朱瞻基给太后请过安,继续跟杨士奇等人讨论人事问题。

“朕决定提拔于谦为吏部右侍郎。”

杨士奇也是无奈,原本以为京畿地区赋税改革阻力重重,结果到了于谦手里三下五去二就搞定了,这么快入主中驱到底是不是好事呢?

“朕用人的原则可能别有不同,朝廷正是用人之际,对于有能力的人就多加担子给他,多历练,不怕犯错误。

不做补锅匠,当他转换职务之后,一切还是如常,跟他之前一样,不会出差错。

要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。”

“皇上的意思是说,一个官员在任的时候,就已经做得很好了,当他离开的时候,也会延续这种状况,这倒是很便捷地考察之法。”蹇义说道。

大家算是给了皇帝一个面子,也看看到底会不会像他说的那样,朝廷高官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,稍微出了一点纰漏就会有人来弹劾。这一次的朝会的廷议出乎人意料的安静,其实是很多人都盯着空出的职位来的,试想一下,谁不愿意升官呢?

“朕准备让黄宗载担任湖广巡抚,吏部左侍郎一职有没有合适的人选?”黄宗载身体还算硬朗,估计还可以干上几年。

“浙江道巡按唐舟,清正廉明,是个干练之才,当可以胜任。”杨溥说道。

“巧了,朕属意的人选是曾任浙江道参议的戴同吉。”

戴同吉洪武十四年生人,今年刚好五十岁,只比王佐大三岁,引起大家注意的是在洪熙元年的时候,提出的五条建言“明学校之教,严武备之修,慎守宰之选,敦劝士之典,立惩劝之法”。

“虽然朝中人才济济,三品以上可以举荐人才,但是选来选去,可供挑选的却不多。

朕觉得左侍郎当以五十五岁以下,这样出可以守牧一方,进可以为一部之首。自古七十古来稀,即使能够再进一步,又能够干得了几年呢?这就是天命,也正是很多官员,历练不够,资历不够,而不能胜任。”

几个人当中,属顾佐最为年轻,今年五十九岁,他跟杨溥,杨荣三人都是建文二年进士,能够做到如此高位,何其幸哉。

“你们都是朝廷的重臣,不能因循守旧,这一点蹇老就做得很好。

戴同吉曾经建议的五条就很好,涉及到三个方面,一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我在上海当日伪汉奸的那些日子

会游泳的小龙虾